湖北·观察|实现“碳达峰”的武汉探索:工业型城市产业转型减碳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 碳达峰基金 湖北·观察|实现“碳达峰”的武汉探索:工业型城市产业转型减碳路

湖北·观察|实现“碳达峰”的武汉探索:工业型城市产业转型减碳路

2023-10-02 1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过目标倒逼,武汉产业转型取得了很大成效,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有很大提升,碳强度下降非常明显。

栏目语: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湖北被赋予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2021年上半年,湖北省GDP同比增长28.5%,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与此同时,湖北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使全省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6万亿元,年均增速6.5%,继续保持中部靠前、全国第一方阵的位置。

在湖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特推出《湖北·观察》系列稿件,聚焦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深入探究湖北发展路径,看见不一样的湖北。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作为碳市场交易“枢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所在地(以下简称“中碳登”),湖北武汉再次聚焦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快速减排,时间紧、任务重。高碳模式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特征,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集中在化石燃料上,第二产业消耗了76%的化石燃料,工业型城市的减碳之路更加值得关注。

“武汉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齐绍洲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武汉从源头到末端展开了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转型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认为,武汉是比较典型的从高碳产业依赖较重的城市向低碳发展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目标倒逼,产业转型取得了很大成效,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有很大提升,碳强度下降非常明显。

2020年,经历了疫情的影响,武汉的GDP达到15616.1亿,尽管被杭州超越,依然排在国内第9位。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武汉多个部门,希望从一个中部制造业城市的角度,探索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可行路径。

高碳依赖转型低碳发展

“从理念和行动上在全国都是领先的。”齐绍洲表示,武汉一直在致力于通过规划来引领整个城市的发展,包括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生态建设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

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国家低碳试点省市工作,武汉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湖北的省会城市。2012年武汉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样本城市。

2015年,武汉提出在2022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将此目标写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武汉市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初,《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其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基本达到峰值,碳排放量控制在1.73亿吨。武汉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明确提出碳排放峰值量化目标的城市。

业内普遍认为,评价低碳的指标,包括城市总碳排放量、城市人均碳排放量以及城市单位GDP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基于这几个指标,再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下降量及下降率,就能评价城市碳排放的变化率,以此衡量城市的低碳努力。

今年年初,武汉市出台的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提出,2021年武汉市GDP目标为1.76万亿元、增长12%,力争达到1.78万亿元、增长13%。

如果按照1.78万亿元GDP目标和1.73亿吨碳排放量目标粗略估算,武汉万元GDP碳排放量约为0.97吨。21世纪经济研究院此前曾对全国四大直辖市的碳排放水平及相关的能源、产业特征进行观察测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为0.53吨,约等于北京的两倍。

“武汉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武汉从源头到末端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齐绍洲认为,与西南等一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相比,武汉在先天禀赋上不占优势,但是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转型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

通过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控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倒逼提升企业环保绩效评级等,推动钢铁、石化、水泥、造纸等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和转型发展,发展壮大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环保等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武汉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记者从武汉市经信委了解到,“十一五”末期,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仍是武汉的主导产业。而到了2020年,武汉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76%。

7月20日公布的武汉上半年经济数据中,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6%和61.7%,分别快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9.1和29.2个百分点。素有武汉高新产业“风向标”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今年上半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用电迅猛增长。

武汉的碳排放权交易在全国也走在领先。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湖北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3.56亿吨,占全国50.8%;成交额83.51亿元,占全国54.4%。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武汉成为中碳登所在地,而中碳登被称为碳市场交易“大脑”。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记者刘茜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认为,通过目标倒逼,武汉产业转型取得了很大成效,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有很大提升,碳强度下降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单位GDP能耗降至0.37吨标准煤/万元。2020年,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减少,与2015年相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50%下降至约35%,2020年的全国水平为56.8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升至15.7%。

研究显示,污染治理、环境改善与降碳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6月4日,武汉市发布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武汉优良天数为309天,比2019年增加6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4.4%,是自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刚过去的6月份,武汉空气中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达“森林空气”标准,创下上半年来最“优”水平。

充分挖掘减碳空间

国际经验表明,碳达峰的核心路径是“一控一增一减”,包括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还要在绿色用能模式上多着力。

记者注意到,尽管武汉碳强度下降明显,和一些低碳转型的优等城市相比,武汉能源结构仍有差距。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35%。而在2019年,广州市煤炭消费量1281万吨,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占比由2013年的27%下降到14%。

北京处于更优状态,2019年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有1.81%。这得益于北京加速前进的能源转型进程。2017年,随着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停机备用,北京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告别煤电、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披露,2020年北京碳排放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十四五”期间,北京将致力于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

上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上海工业能源终端消费量为5668.05万吨标准煤。武汉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武汉2019年的消费量为5354.99万吨标准煤。与此同时,武汉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上海的58%。

在一些受访人士看来,这表明武汉的工业朝着绿色、低能耗、低碳的方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武汉统计年鉴披露,2019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家,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117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275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23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22家,这些均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

王克表示,对于一些高耗能工业占比较高的城市,短期内要求他们达到北京、深圳这些发达城市的低碳水平不太现实,但也需要设定低碳目标,提出努力的方向,最终实现发展转型。

在最新的《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2021年工作方案》中,武汉提出将制订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非化石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任务。

在十四五规划中,武汉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加强新能源利用。武汉将因地制宜布局新能源项目,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有序推进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

居民侧的低碳转型尝试

尽管过去不少低碳试点城市都曾提出过碳达峰时间表,但整体落实情况没有在公开渠道公布。在中国做出“30 60”的承诺后,部分城市重新公布了时间表。

今年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最新的碳达峰时间表,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要力争达峰。四川省提出,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

记者从武汉市节能办了解到,目前武汉尚未更新碳达峰时间表。在省级层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其中,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开展碳金融创新,力争将武汉打造为全国碳金融中心。

武汉市规划部门透露,武汉正规划建立各具特色的低碳产业园,聚焦以碳捕获、碳封存、脱碳技术应用、氢能利用等低碳产业,引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等生产企业。

王克认为,评价城市低碳发展实施效果,不仅看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还需要看其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带动作用。

武汉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目前来看,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城市,正在引领居民侧、消费侧的低碳转型。

2019年,武汉打造了“低碳军运”品牌项目,首创“个人减排赛事中和”新模式。“低碳军运”小程序上线131天,7万多武汉市民捐出“个人碳积分”,中和了赛事期间城市交通新增的100余吨碳排放。这也是我国首次探索通过使用个人碳积分进行大型赛事活动碳中和。

武汉还在建立“碳积分”及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让更多的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形成覆盖千万级人群、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打造“低碳汉马”“低碳展会”“低碳景区”。

同样的“碳普惠”机制在上海、广州等地也在进行。2019年,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在广州上线,认证了20多种生活场景减碳量的核算方法。2020年,广州碳普惠线上兑换优惠有近5000人次。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曾强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要坚决扛起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责任,助力武汉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作者:刘茜,实习生李倩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